酷知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!
你好!请登录
登录

不敢发脾气的孩子,到底有多可怜?这对母子的故事让无数家长反思优质

177次浏览 | 2023.06.10 13:16:27 更新
来源 :互联网
最佳经验
本文由作者推荐

 

简要回答

孩子发脾气,并不是件坏事。聪明的父母,都懂得在孩子发脾气时,接住孩子的坏情绪,引导他认识情绪、控制情绪。肯德基门口看到这么一幕,内心很复杂。一个男孩想吃肯德基,妈妈不准,让他赶紧回家。男孩气鼓鼓地说:“不回家!”还跺着脚大喊大叫:“我要吃肯德基!肯德基!……”同时身体还大幅度地左右摇晃着。妈妈不耐烦地说:“我刚买的包子,吃包子不行吗?”男孩倔强地喊:“我就想吃肯德基!”他一边摇妈妈一边开始哭闹起来,情绪激动时还把妈妈手里的包子给甩掉了。妈妈再也忍不了,她暴吼一声:“你再给我闹!”还顺手给了他一巴掌。男孩哭得更大声了,一边哭还一边泪汪汪地张开双臂让妈妈“抱抱”。妈妈推开他的怀抱厉声质问:“你还给我发脾气不发了?啊!还发不发了?说!”男孩不回答,只是大哭大闹地求抱抱。妈妈对他的请求置之不理,只是反复吼他:“以后还发不发脾气了?说!”直到男孩哭着说“再也不发脾气了”,妈妈才黑着脸往家的方向走。男孩赶紧乖乖跟上。他再也不吵着吃肯德基了,还把掉在地上的包子捡起来揣在兜里了。围观这一幕的我,好想上前抱抱他!然后把他的小手放到妈妈的大手里,对妈妈说:“孩子愿意对你发脾气,这是好事,你要好好珍惜啊!”

  • 01

    之所以这么说 ,是因为身为二胎妈妈的我有一段血一般的教训。
    我家老大,小时候脾气特别坏:
    一不高兴就摔东西,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嗷嗷大叫。
    暴脾气上来时踹坏过一个塑料小板凳腿,让人惊讶才5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火气。
    每次老大发脾气,暴脾气的爸爸喜欢揍他,尤其在他乱摔东西时,曾用晾衣架在他的背上打出好几个梗子。
    这时候奶奶就出来“护犊子”了。
    一边骂他“你这臭脾气还想管我孙子”,一边把老大拉一边,百般哄劝、迁就。
    而我呢,看到这些鸡飞狗跳的场景就感到烦,所以经常对孩子冷处理,一看到他发脾气就晾着他、不理他、扭头就走。
    我不是没想过讲道理,可他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,越说他越嚎。
    如今,被爸爸、奶奶和我合力教育出来的老大已经12岁了,不但没有改掉暴脾气,反而养出了一身“坏毛病”。
    因为经常挨揍,小时候他很怕爸爸,看到爸爸就像老鼠见了猫,别说大叫大闹了,连走路都悄无声音的,生怕惹毛了他。
    老公对此洋洋自得,不止一次说“我征服了他”,“他怕我”。
    可他很快就被“打脸”了。
    因为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对爸爸动不动就暴揍的方式特别抗拒。
    上次因为奶奶没敲门进了他房间,他指着奶奶大喊大叫,爸爸上去就是一巴掌。
    没想到,儿子竟然还手了!
    拿起水果刀就要跟爸爸拼命。
    老公抬手挡了一下,手都被扎流血了。
    婆婆和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这对盛怒之下的父子拉开。
    慌乱中,每个人都在地板上留下一个血脚印,甚是触目惊心……
    老公用暴揍的方式对待发脾气的老大,老大反而越发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,越发叛逆。
    婆婆的失败就更不必提了,因为不敲门就被孙子指着鼻子数落。
    她的溺爱导致老大在他面前越发放肆,情绪控制能力更差。
    儿子在我面前呢?
    让憋住脾气就憋住,让听话就听话。
    我曾误以为这是教育成功的表现。
    直到半年前我偷偷看了他的日记,才知道他心里积怨颇深:
    “妈妈动不动就对我甩脸子,让我经常怀疑自己有毛病、罪不可赦。
    小时候还害怕她不要我,哭着让她抱、她也不理,吓得我晚上都在做噩梦。
    搞得我现在一看见别人脸色不好就紧张,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得罪人。
    以后我一定报考一个很远很远的大学,找一个跟妈妈不一样的女朋友,一年回来看她一次就够了……”
    怪不得,他现在跟我越来越没话说;
    怪不得,他一直想报考海南的大学;
    怪不得,他经常闷闷不乐。
    爸爸的暴揍、奶奶的溺爱、我的冷漠,非但没有克制他的坏脾气,反而让他越发坐卧难安。
    他旧的负面情绪还未得到宣泄,就因为我们的错误处理方式又产生新的负面情绪,始终未获得心理上的安宁。
    也难怪他始终没有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情绪,反而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。

    不敢发脾气的孩子,到底有多可怜?这对母子的故事让无数家长反思
  • 02

    老大扎伤老公之后很长一段时间,全家气氛都很低迷。
    老大拒绝向爸爸道歉。
    婆婆长吁短叹的,觉得父子相残“太作孽了”。
    老公更是消沉,觉得自己养了一个不孝子,人生无望,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老二身上。
    很不幸,4岁的老二跟哥哥脾气一样坏,脾气上来了经常撒泼打滚、摔玩具。
    每当老二发脾气时,老大就打弟弟,他暴揍弟弟的样子像极了老公暴揍他自己的时候。
    这让我意识到:
    同样的情景不能再在老二身上发生,我们必须做出改变。
    我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、论文,咨询了好几个心理学方面的朋友,还询问过身边其他妈妈,在老二身上实验了好多次,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:
    孩子发脾气,这不是什么坏事,反而有利于他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    我讲两件小事:
    有一次他看到小区便利店的捷德奥特曼,非要买,不买就躺地上撒泼。
    周围人来人往,我又气又尴尬,但我努力克制住丢下他走掉的冲动。
    只是蹲下来看着他哭,陪着他,让他哭个够。
    老二看我没走,又不同意买,哭了一会儿声音就小下去了。
    等他情绪平复了,我把他抱在怀里,温柔地安慰他:
    “妈妈知道你喜欢奥特曼,但我们家已经有好多了,再买就浪费了。”
    他抽泣着说:“可他们都不是捷德……”
    我又陪他说了一会儿话,并承诺他过生日的时候送他一个捷德奥特曼,他终于止住了啼哭,很快又跟小朋友玩起来。
    还有一次,他在哥哥的作业本上乱涂乱画,哥哥抽走了作业本,他大叫着在地上乱蹬腿、打滚、踹哥哥。
    我把他抱到卧室床上,任由他把床上蹬得乱七八糟。
    我就坐在床上,看着他折腾。
    他发泄了一会儿,感觉闹也没用,便渐渐安静下来了。
    看他平静下来了,我把他抱到腿上,这才给他讲道理,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在哥哥的作业本上画画。
    从那以后,他果然不再乱动哥哥的东西。
    而且再遇到不被允许的事,也渐渐不再嗷嗷叫了。
    即使遇到不高兴的事,也能说出自己委屈在什么地方、想要得到什么,有理有据地给我们讲道理。
    这半年多来,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变好,连一向吝啬于夸赞的爸爸也夸他“会说话”“情商高”。
    不再刻意压制孩子的坏脾气,耐心做他的情绪“疏导员”,孩子反而不知不觉学会了控制情绪,遇事学会了讲道理。

    不敢发脾气的孩子,到底有多可怜?这对母子的故事让无数家长反思
  • 03

    老二的改变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也有老公和婆婆的积极配合。
    他们一开始很不理解,觉得我由着孩子发脾气太吵了,如果发生在外面就太丢人现眼了。
    尤其是婆婆,总觉得我的教育方式跟她没有区别。
    但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——
    虽然我让孩子发泄情绪,但原则问题依然坚守底线,绝不妥协。
    所以老二就不再以发脾气的方式索取玩具,他知道闹了也没用,也就不闹了。
    但他闹的时候我又没走开,在旁边陪着他,让他觉得“无论我怎么闹妈妈都爱我”,心理上有安全感,所以也能自行平复情绪。
    最重要的是,他的负面情绪都发泄出来了,没有被压制、积攒,也不至于耿耿于怀、忿忿不平。
   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:堵不如疏。
    家长“治”孩子的坏脾气亦是同理。
    “堵”住孩子的负面情绪,负面情绪反而越攒越多,他越难控制情绪的堤坝,越容易爆发。
    适当疏导,让他把委屈、不满、苦闷都发泄出来,他内心的压力才能得到疏解,他才能更好地自控。
    我们大人心情不好时,不也喜欢找人倾诉一番疏解自己吗?
    一个从事多年心理咨询的朋友告诉我:
    不要指望6岁之前的孩子能理性对待情绪问题,发脾气是成长的必经阶段。
    人的大脑分为本能脑、情绪脑、理智脑,越到后面越高级。
    当控制喜、怒、悲、惧的情绪脑没发育成熟之前,孩子的理智脑也发展不起来。
    他接诊过很多心理患者,发现:
    那些小时候不允许发泄情绪的孩子,长大后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。
    他们很容易喜怒无常,有的具有很强的攻击性,有的自我攻击、讨好别人,情绪很不稳定。
    所以他工作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引导患者多说话,让他们畅所欲言地发泄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。
    这个过程就像“排毒”。
    当他们把心里集攒了几十年的负面情绪全部宣泄出来后,内心才能得到充分净化,而后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安宁,才有能量对情绪进行自控。

    不敢发脾气的孩子,到底有多可怜?这对母子的故事让无数家长反思
  • 04

    根据朋友的建议,我们也调整了对老大的教育方式:
    在他发脾气的时候,先让他发泄出来。
    等他恢复平静之后,再去跟他谈心,让他明白他发脾气时我们是多么难过。
    第一次长谈之后,老大别别扭扭地对我说:
    “你帮我替爸爸传个话吧,那天我真不是故意的,就是气头上没忍住,以后我一定控制自己的脾气。”
    我用力抱了抱他。
    孩子本质上并不坏,只是还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    此后我们对老大沿用了这个“先让他发泄情绪再谈心”的模式。
    虽然偶尔他还是忍不住发脾气,但再也没发生过“火上浇油”事件。
    最近两个月,我家好久没有出现鸡飞狗跳、全家乱作一团的场景了。
    所以,请别再压制孩子的脾气了!
    反而应该庆幸他敢在父母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。
    这说明父母是他最信赖的人。
    因为他明白:
    自己“即使发脾气也能得到爱与呵护”,所以内心才不会有杂念,才能没有心理负担地健康成长。
    负重的孩子,挺不直脊梁。
    一个孩子,如果在最亲近的家人面前都噤若寒蝉、小心翼翼,这才是家长的失败。
    因为不确定自己是否被允许,即使心理有再多委屈也不敢完全释放,能量都用来压抑、揣测、迎合他人上了,怎可能阳光开朗?
    有远见的家长,绝不以吼、骂、打等发脾气的方式让孩子改掉坏脾气。
    而是冷静下来,先接纳孩子的坏情绪,让他尽情发泄,等他平静下来之后再去教育。
    同时以身作则,不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。
    温和的家长,才能养出和气的孩子。

    不敢发脾气的孩子,到底有多可怜?这对母子的故事让无数家长反思

声明:本篇经验系酷知网「www.coozhi.com」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收到635个赞
妈妈总吼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经常吼骂小孩如何补救
妈妈总是吼孩子,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,比如孩子会出现自卑,焦虑,抑郁等等心理问题,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并且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,妈妈会发现孩子缺乏自信
妈妈年纪大了脾气大怎么办 妈妈脾气暴躁怎么办
妈妈年纪大了,脾气比较大,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去理解妈妈。毕竟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可能是身体机能衰退所引发的。妈妈这时候可能处于更年期,荷尔蒙变化等等因素,所以情绪不太稳定。我们对
母女决裂如何缓和关系 母女关系不好怎化解
母女决裂产生矛盾,需要双方都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毕竟通过有效的沟通之后,能够让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,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母女之间的关系。只是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
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影响有哪些 家庭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影响
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会产生严重的影响,比如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。因为孩子往往会将父母之间的冲突归咎于自己,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争吵。而这种自责和内疚感往往会让孩
所有夫妻关系的变坏,都是从这两个字开始的
夫妻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经营和维护的珍贵纽带。然而,有时候我们会发现,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,甚至走向了破裂。经过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,夫妻关系的变坏往往始于两个字:沟通。
父母晚年感情不合怎么办 父母老了还关系不好怎么办
父母亲晚年感情不和的时候,建议先尝试跟父母亲深入的沟通。只有了解父母亲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在,并且通过耐心的倾听和理解,通常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立场和感受,从而能够解决问题。
家庭不和睦的原因是什么 一家人不和谐的根源是什么
家庭不和睦,可能是沟通不畅。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,导致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不足。而有些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,可能会采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直接沉默不
成年后与父母疏远怎么办 和父母疏远了的处理措施
成年以后与父母疏远,此时应该主动去沟通。一般跟父母坦诚交流,让他们了解子女的想法和感受。当然作为子女也需要学会倾听父母的观点和担忧,其实通过有效的沟通,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
婆媳关系如何处理好 怎么处理婆媳矛盾
想要搞好婆媳关系,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。建议婆媳双方要经常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,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看法。一般在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和态度,避免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态度,当然要学会倾
父母不理解我怎么办 怎么和父母搞好关系
父母不理解我,此时要尊重父母的意见。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父母的意见,我们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,但需要尊重父母的意见。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,才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,并且寻求共
婆媳感情破裂怎么处理 婆媳矛盾最好的处理方法
婆媳感情破裂,想要解决问题需要找到婆媳矛盾的根源。在平时婆媳矛盾的根源在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和沟通方式的不同。要说婆婆和儿媳妇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,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经验,而
母女经常闹矛盾怎么办 如何和控制欲强的母亲相处
母女经常闹矛盾,要是因为母亲控制欲比较强,建议子女要理解和尊重。母亲的控制欲比较强,主要是对子女的关心和保护。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被子女所接受,但理解母亲的动机往往有助于减少冲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 | Sitemap
免责声明:酷知网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
CopyRight©2018 荆门市念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403497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