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知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!
你好!请登录
登录

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、骂不得、吼不得?底层原理你必须懂优质

1571次浏览 | 2023.06.10 13:24:04 更新
来源 :互联网
最佳经验
本文由作者推荐

简要回答

孩子就像一粒种子。
真正的教育,是看到他内在的情感需求,给他足够的心灵营养,让他自由地发挥天性。剩下的,就是静待花开。
最近看到一个家长的留言,特别揪心。
要写作业了,孩子还一直玩游戏,她看不过去就批评了几句,也骂了孩子。
结果孩子一气之下,说要去跳楼,要死给她看……虽然悲剧没有发生,但那之后,她心里特别不安,不理解为什么孩子会这样。
是孩子太脆弱了吗?
前不久,深圳就发生一起真实的悲剧。
孩子年仅12,是知名财经博主宋清辉的大儿子,在被老师通报批评后的第二天,坠楼身亡。
据孩子父亲的回忆,孩子生前学习压力很大,刚上初中成绩并不理想。
坠楼前一天,还因为作业做得不理想挨了一顿批,没想到,孩子就做傻事了。其实现如今,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,每一个生命的逝去,都是对家庭最沉重的打击。
很多父母认为,以前自己是孩子时,做得不好挨批评多正常。
甚至还能知耻而后勇,改过自新,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而现在很多孩子,说不得,骂不得,说多一点就寻死觅活,拿死来要挟。
同样是挨批评,为什么有的孩子长进,有的孩子却想不开自尽?
或许答案,可以从下面两个案例中看出来。

  • 01

   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,是17岁的吴献强。
    从小调皮叛逆的他,最不缺父母的打骂和数落。
    邻居家的孩子学习好,父母就拿来做对比,指责他不好好学别人,怪他不争气。和别人发生冲突,父母问都不问原因,就认定是他的错,回家就打。
    就连写作业,父母能轻声细语陪弟弟完成,对他,却是稍有不对就各种指责。
    父母的整天批评,让他内心积攒了无数不满。
    渐渐地,他封闭自己的内心,不再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,而是把专注力全放在手机上。
    早上起床,躲在被窝里玩手机;在家无聊,呆在厕所回信息。
    一天跑好几趟厕所,晚上刷手机刷到深夜。
    如此一来,父母更加按捺不住了,只要有机会,就逮住他不停讲道理。
    见他手机一响就拿起来,爸爸干脆下死命令:让朋友别再发信息过来。当着家里弟弟的面,父母更是一个劲埋汰他,拿他老玩手机说事。
    妈妈想单独好好和他聊,不承想张口闭口全是嫌弃他懒惰、不思进取。
    看似大家说的都是为了他好。但他却实在听不下去了,眼里攒满了泪水,一个猛地起身,飞奔到顶楼想一跃而下……有谁,能读懂他内心的愤怒和绝望?
    有些批评,根本无法使孩子进步,反倒分分钟把孩子逼上绝路。

  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、骂不得、吼不得?底层原理你必须懂
  • 02

    第二个故事,是身边一位朋友分享的。
    朋友从小就是别人嘴里的“笨小孩”,动作慢,手脚笨,想东西也不够灵活。
    四五年级背古诗,别人从头到尾一气呵成,不带喘气顺利背完。
    他,要么背错几个字,要么把两首古诗混到了一起。
    每次出成绩单,都让他觉得难堪。
    有一次,他语文考了20分,心想妈妈一定很生气。
    怀着被骂的心情走进厨房说出成绩,没想到,妈妈只是笑着问他:是不是很难?
    然后陪他分析原因,耐心辅导他该怎么学习。
    后来上初中,他结识了一帮“兄弟”,为了赢得大家的喜欢,他偷家里的钱买东西给大家吃。
    甚至还协助“兄弟”偷学校小卖部的东西。
    直到被学校发现,他被通报批评,父母才知道原来他闯下那么大的祸。
    但考虑他是初犯,平时也没有过分的行为,妈妈并没有大发雷霆,也没有给他贴上“小偷”的标签。
    而是单独约他在房间里谈,只字不提“偷”这个字。
    问他和“兄弟”的关系怎么样,和他沟通什么是做人的原则和底线。
    分享完这些之后,妈妈才开口问他,有什么打算,如果要赔,家人怎么样都会帮他的。
    那一次,给他的触动很大。
    他以为自己劣迹败露,一定会成为“人人喊打”的坏孩子。
    没想到,妈妈会这样爱他,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,并相信他能改好。
    后来,他主动远离那些“兄弟”,全副心思投入学习,凭借自己的努力,考上了重点高中。
    其实孩子犯错,父母批评的方式决定了他人生的走向。
    即便他问题再多,个性再叛逆,正确的引导,足以翻转他的未来。

  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、骂不得、吼不得?底层原理你必须懂
  • 03

    看完这两个故事,不难看出这两种教育方式:
    一个是让人羞愧,一个是让人反省;
    一个是只知道说教,一个是跟孩子共情;
    一个是有条件爱孩子,一个是无条件接纳孩子。
    第一个故事里的吴献强,沉迷游戏固然不对。
    但父母心里早已给他贴上各种负面标签,不管他做什么,就算无所事事,也被说在玩手机。
    稍微抵抗反驳,受到的批评就更严重。
    不可否认父母是爱他的,但一个孩子,又怎能从父母的嫌弃、否定和指责声中,听到“爸爸妈妈很爱你”的心声呢?
    第二个故事里的孩子则不一样。
    他也犯错,但父母并没有过分地斥责或处罚他。
    而是给他机会自我反思,并在批评中,让他感受到父母深刻的爱。
    李玫瑾教授说过:“孩子的感受,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态度决定的。”
    面对孩子的问题,如果父母只知道训斥,不停打击,孩子根本不可能愿意亲近父母,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发展。
    只有给孩子多多的爱,让他知道不管自己多糟糕,父母也同样视自己为宝贝。
    他才能在父母正确的教育中幡然醒悟,改变自己,成就自己。

  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、骂不得、吼不得?底层原理你必须懂
  • 04

    养娃不是驯兽,而是种树
    心理咨询师凌想曾说:
    养娃,不是驯兽,而是种树。
    她引用了教育家杜威对“训练”和“教育”的观点,值得千万父母深思:
    “训练,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,让人的行为发生变化。
    就像训练老鼠走迷宫、狗熊作揖一样。
    而教育,是通过引导,让孩子认同做事的共同目标,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,主动自觉地去做事。”
    现实中,太多父母错把教育当成教训,就像驯兽师一样。
    当孩子犯错时,只关注错的行为和后果,动辄批评、打骂,甚至言语攻击。
    根本看不到孩子背后的行为动机和内心需求,更谈不上从孩子行为背后,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。
    真正的教育,是看到孩子本身。
    哪怕他犯了错,也能放下成见和评判,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。

  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、骂不得、吼不得?底层原理你必须懂
  • 05

    他会越来越优秀
    错误的批评,起不了教育孩子的效果。
    唯有适当的、正确的批评,才对孩子有帮助。
    想引导孩子意识到问题,并及时改正,不妨采用“三分钟原则”:
    一分钟聆听
    《以家人之名》中,李爸得知女儿和别人打架被投诉上门。
    当时他是这么做的:
    在女儿开口之前,他没有根据对方家长的说辞下任何定论,而是认真听女儿说打架的原因。即便是女儿打人在先,他也没有不停说教,而是让女儿先宣泄完情绪,再慢慢教育引导。
    好父母要学会聆听。
    尤其是孩子犯错时,蹲下来先听孩子说,或许我们会看到一个和自己想象的,截然不同的世界。
    一分钟批评
    一个小男孩回家时,出于调皮,把电梯里每一个楼层的按钮都按了一遍。
    妈妈得知后,态度非常强硬,坚持要陪他给每一户人家登门道歉。
    本来男孩没觉得什么,但被妈妈这么一教育,终于真正意识到问题,承认错误。
    其实孩子成长中,犯错在所难免。
    但父母的职责,就是要不断修正他的是非观,告诉他哪些可为,哪些不可为。
    好的批评,从不以贬低自尊为前提,而是让孩子真正吸取教训,规避问题,知道以后怎么做。
    一分钟鼓励
    记得有一次女儿打翻了牛奶瓶,洒得满地都是。
    当时我批评了她之后,看到她满脸的委屈,便停了下来,说了一句“妈妈不怪你,相信你下次不会了”。
    话音刚落,只见女儿脸上多云转晴,瞬间轻松很多。
    这件事给我很多反思:
    其实孩子犯错,挨批评后心情十分低落,这时父母的鼓励,能让他感受到爱和温暖。
    给他足够的鼓励,就是让他知道,犯了错不可怕,只要改正就好。
    但不管怎样,他都是父母最爱的孩子。

  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、骂不得、吼不得?底层原理你必须懂
  • 06

    看过这么一句话:
    若批评没有了“爱”,则教育就没了温度,只剩下满嘴的说教和拒绝。
    《放牛班的春天》里也有一句提醒千万父母的台词:
    “每一颗心都需要爱,需要温柔,需要宽容,需要理解。”
    孩子不乖的时候,正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。
    所以,请和善对待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问题,用心聆听他的每一个声音。
    用爱温暖他,再来讲道理。
    一个沐浴在爱和接纳里的孩子,才能像一颗种子,破土、发芽,茁壮成长。
    点个「赞吧」,和您共勉。

  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批不得、骂不得、吼不得?底层原理你必须懂

声明:本篇经验系酷知网「www.coozhi.com」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收到518个赞
妈妈总吼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经常吼骂小孩如何补救
妈妈总是吼孩子,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,比如孩子会出现自卑,焦虑,抑郁等等心理问题,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并且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,妈妈会发现孩子缺乏自信
妈妈年纪大了脾气大怎么办 妈妈脾气暴躁怎么办
妈妈年纪大了,脾气比较大,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去理解妈妈。毕竟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可能是身体机能衰退所引发的。妈妈这时候可能处于更年期,荷尔蒙变化等等因素,所以情绪不太稳定。我们对
母女决裂如何缓和关系 母女关系不好怎化解
母女决裂产生矛盾,需要双方都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毕竟通过有效的沟通之后,能够让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,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母女之间的关系。只是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
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影响有哪些 家庭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影响
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会产生严重的影响,比如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。因为孩子往往会将父母之间的冲突归咎于自己,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争吵。而这种自责和内疚感往往会让孩
所有夫妻关系的变坏,都是从这两个字开始的
夫妻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经营和维护的珍贵纽带。然而,有时候我们会发现,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,甚至走向了破裂。经过分析,我们可以发现,夫妻关系的变坏往往始于两个字:沟通。
父母晚年感情不合怎么办 父母老了还关系不好怎么办
父母亲晚年感情不和的时候,建议先尝试跟父母亲深入的沟通。只有了解父母亲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在,并且通过耐心的倾听和理解,通常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立场和感受,从而能够解决问题。
家庭不和睦的原因是什么 一家人不和谐的根源是什么
家庭不和睦,可能是沟通不畅。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,导致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不足。而有些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,可能会采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直接沉默不
成年后与父母疏远怎么办 和父母疏远了的处理措施
成年以后与父母疏远,此时应该主动去沟通。一般跟父母坦诚交流,让他们了解子女的想法和感受。当然作为子女也需要学会倾听父母的观点和担忧,其实通过有效的沟通,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
婆媳关系如何处理好 怎么处理婆媳矛盾
想要搞好婆媳关系,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。建议婆媳双方要经常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,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看法。一般在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和态度,避免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态度,当然要学会倾
父母不理解我怎么办 怎么和父母搞好关系
父母不理解我,此时要尊重父母的意见。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父母的意见,我们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,但需要尊重父母的意见。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,才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,并且寻求共
婆媳感情破裂怎么处理 婆媳矛盾最好的处理方法
婆媳感情破裂,想要解决问题需要找到婆媳矛盾的根源。在平时婆媳矛盾的根源在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和沟通方式的不同。要说婆婆和儿媳妇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,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经验,而
母女经常闹矛盾怎么办 如何和控制欲强的母亲相处
母女经常闹矛盾,要是因为母亲控制欲比较强,建议子女要理解和尊重。母亲的控制欲比较强,主要是对子女的关心和保护。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被子女所接受,但理解母亲的动机往往有助于减少冲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 | Sitemap
免责声明:酷知网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,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! 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
CopyRight©2018 荆门市念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403497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