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佳经验
本文由作者推荐
简要回答
韬光养晦,汉语成语,读音为tāo guāng yǎng huì,意思是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出自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。

在新闻媒体上有时候会看到韬光养晦这个说法,究竟韬光养晦真正含义是什么呢?韬光和养晦分别代表什么意思?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。
详细内容
- 01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- 02
成语用法:主谓式;作谓语;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- 03
《荡寇志》第76回:“贤侄休怪老夫说,似你这般人物,不争就此罢休。你此去,须韬光养晦,再看天时。
- 04
郑观应《<盛世危言>自序》:“自顾年老才庸,粗知《易》理,亦急拟独善潜修,韬光养晦。”
- 05
由于种种原因,韬光养晦在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完全褒义的词语。但在古代,韬光养晦是一个中性词,包含了两层含义,一方面,韬光养晦是一种对自己的完善与反省;另一方面,韬光养晦也包含了一种消极的因素,即它是不作为的。
声明:本篇经验系酷知网「www.coozhi.com」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点击排行
- 2 排行
- 3 排行
- 4 排行
- 5 排行
- 6 排行
- 7 排行
- 8 排行
- 9 排行
- 10 排行